UV254探测器光源升级为HK-TO39-Z2S版本发表时间:2024-12-08 21:49 污水COD检测,为什么用UV254nm的光源? 含有芳环、不饱和键的有机物对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具有特征吸收。紫外吸收法就是利用有机物的这一特性,通过测量样品的紫外吸光度,来判断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。 紫外吸收法COD分析仪的测量光源通常是UV254nm紫外光,原因是许多有机物在此波长下吸收值较为稳定。样品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也会吸收一定的紫外光,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为了补偿样品浊度的影响,增加一束550nm紫外光作为参比光源。工作过程是紫外光穿过样品池后,利用分光器将测量光和参比光分开,分别用信号检测器和参比检测器测量。扣除掉干扰因素造成的吸光度偏差,就能计算出样品的紫外吸光度。 随着紫芯半导体ROOTIN品牌在2015年开始推出首款国产光源至今,已经发展到第5代光源。 在UV254nm探测器光源国产化过程中,存在诸多技术难点,从最初2015年-2017年初最早一代HK-TO39-255NM-50采用的是2020mil光罩,外延工艺为GaN工艺(最开始为杀菌芯片工艺),初始亮度值很低,100mA 0.5mW,寿命200-500小时。到2017年初-2019年10月第二代HK-TO39-255NM-100,技术逐渐成熟,亮度也提升到1.0-1.5mW,寿命提升到2000小时。再到后来的2019年10月-2021年7月升级HK-TO39-255NM-150,亮度也提升到1.5-2.0mW,芯片外延工艺也由最初的GaN升级为AlGaN,进一步提升了寿命为4500小时左右。但是在客户使用过程中,还是有一些问题,寿命相较于进口Cystall IS寿命相比偏低,于是2021年7月至2024年8月,再次升级为HK-TO39-255NM-Z3版本,首次将2020mil芯片光罩升级为3030mil光罩。此次升级光辐射强度提升至1.5-3.5mW,寿命在3030mil光罩,通用采用高组份铝掺杂AlGaN,寿命提升至7000小时以上,几乎达到国际同等水平。但是在客户使用过程中,也开始陆续有客户陆续反馈另外一个问题,就是在3030mil光罩下,耐高电流可达150mA的同时,忽略了部分客户使用低电流,例如15.0-20.0mA的工作条件下的芯片荷载电流密度低,启动存在部分芯片低电流临界状态下的失效问题。这也是很多客户存在误判的主要原因。随即,在2024年8月芯片设计再次推出的第5代HK-TO39-255NM-Z2S版本,该版本已经于2024年9月份量产出货,该版本一方面解决了3030mil Z3版本的低电流密度缺陷,另外进一步提升产品寿命超过1万小时。 欢迎广大客户咨询! |